【文/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】
一
乌克兰抵触现已持续快两年了。眼下,马林卡被攻破,乌克兰抵触好像正在进入新的阶段。
可是,全部抵触都有完毕。从一开端,人们就在疑问:这场抵触怎么结局?100个人或许有101个答复,由于至少有一个人会重复。但实际地说:
结局或许便是现状。
结局有抱负结局和实际能够完成的结局之分。乌克兰的抱负结局是克复2014年鸿沟,包含克里米亚;俄罗斯的抱负结局是乌克兰成为缓冲区。这是两个互不相容的结局。
乌克兰基辅街景(材料图/新华社)
缓冲区是地缘战略里注定问题多多的概念,但大国之间仍是在追逐缓冲区。缓冲区是大国(或许大国集团,下同)之间的中立区,两头大国都“赞同”(或许默许)不进入,防止大国之间价值更高的直接抵触。缓冲区坚持中立,自身安全得到两头大国的“保证”,算是不幸中的万幸。
在前史上,泰国便是这样的缓冲区。英国实力从印度向缅甸浸透,法国实力从越南向老挝、柬埔寨浸透,终究泰国成为缓冲区。泰国因而防止了成为殖民地,这对泰国而言无疑是最契合自身利益的,英法也防止了在东南亚“无谓”的争斗。
在印度的另一侧,俄罗斯实力进入中亚,但已是强弩之末;英国实力从印度向阿富汗浸透,但被打得灰头土脸。英俄终究以阿富汗为缓冲区。
泰国和阿富汗的比如说清楚缓冲区的三个条件:
1.两强旗鼓相当或许蚕食失利; 2.缓冲区坚持中立,不傍大边; 3.缓冲区的安稳有利于两强更大规模的战略利益。
泰国作为缓冲区的形势一直到二战迸发才打破,阿富汗作为缓冲区持续得更久。
但要注意到一个实际:英法都以为东南亚是战略上的副方向,不宜投入过多资源。在首要方向上,缓冲区概念存在死穴:大国很难按捺加大战略纵深的激动。为了稳固对缓冲区的操控,强势大国会情不自禁地蚕食缓冲区,将缓冲区变为自己的前沿区;然后为了维护新的前沿区,在区外寻求新的缓冲区。
缓冲区自身也或许出于自己的理由傍大边,这样缓冲区主动成为前沿区。苏联崩溃后,前华约国家纷繁投靠北约,寻求维护,北约趁机东扩,便是这样的状况。不意外的是,东欧正是北约和俄罗斯的首要战略方向,暗斗完毕后,北约处于强势。
1949年至2023年北约在欧洲的成员国扩张(图/维基百科)
在2014年广场革新之前,乌克兰还有或许成为缓冲区。广场革新之后,俄罗斯还心存梦想,在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之后,仍然没有接收相同公投入俄的顿巴斯。但乌克兰成为缓冲区的想象越来越成为幻想,乌克兰急欲参与北约和欧盟正是当时惨烈的乌克兰抵触的重要原因。
俄罗斯对乌克兰参与欧盟并不对立,但剧烈对立乌克兰参与北约。关于乌克兰来说,中立也不再是选项。
在广场革新之前,乌克兰在东西方之间的自我定位并不清楚;但在广场革新和顿巴斯战役、克里米亚事故之后,乌克兰民族主义情节空前高涨,急需经过“国(民)族建构”(nation building)来立国,其间最重要的便是“乌克兰不只不是俄罗斯,并且是在与俄罗斯的战役中赢得成功的欧洲国家”。这排除了乌克兰作为缓冲区的内生条件。
一同,俄罗斯自以为和北约旗鼓相当,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,北约也底子没有把俄罗斯当作旗鼓相当的对手,不然前华约国家就成缓冲区了。俄罗斯在经济实力方面更是无法比,不过乌克兰抵触标明,北约对俄罗斯经济的抗冲击才干轻视了。
要迫使乌克兰成为缓冲区,俄罗斯只需军事选项树立外加条件:
1.占据乌克兰全境,把整个乌克兰变为自己的前沿区,或许经过亲俄政权树立缓冲区; 2.占据乌克兰部份,迫使乌克兰赞同成为缓冲区。
在2014年顿巴斯内战期间,俄军还有或许完成榜首选项,现在不或许了。即便俄军在榜首阶段投入更大力气,也难以一举消除乌军主力,第二阶段在顿巴斯防地与乌军的绞杀战证清楚这一点。
第二选项也不或许,原本便是一厢情愿的。只需得到北约的强硬支撑,乌克兰没有内生动机赞同成为缓冲区。
俄罗斯的两个选项都受制于只能动用有限军事力气这一实际,由于俄罗斯不肯:
a)与乌克兰在民族层面上结仇; b)过度影响国内政治经济社会。
俄罗斯不肯重演苏军侵略阿富汗的悲惨剧,也过高估量了自己的军实际力和对乌克兰民意的影响。可是现在,缓冲区经过别的的外在条件意外地成为或许。
二
在6月1日的摩尔多瓦欧洲首脑会议上,泽连斯基再次剧烈要求参与欧盟和北约。欧美领导人对乌克兰的要求简直有求必应,无条件支撑,但在参与北约和欧盟的问题上低沉得很。
乌克兰参与欧盟是与参与北约完全不同的问题,妨碍来自欧盟。乌克兰一旦参与欧盟,欧盟就有职责协助乌克兰的社会、文明和生活水平到达“欧盟规范”,所以欧盟关于参与首要便是看经济条件,不合格不收,包含经济兴旺水平、廉政水平、财务平衡。而乌克兰的经济状况离合格差得远,欧盟无意背这样的包袱。
另一个问题是人口活动。欧盟成员国之间人口自在活动,乌克兰若参与欧盟,乌克兰公民就能够自在活动到任何欧盟国家。来自罗马尼亚的“活动人口”是英国脱欧的首要原因之一;在欧盟国家的很多乌克兰难民已带来很大的头痛,再加几百万甚至上千万,欧盟无法承受。
甚至能够这么说:即便有一天乌克兰参与北约了,欧盟都未必乐意接收乌克兰。
在波兰边境的乌克兰难民(材料图/联合国官网)
但乌克兰参与北约才是实在的大问题。
《北大西洋条约》第五条规则:任何成员遭到进攻,全部成员都要协助。这其实首要指欧洲,美国在亚太遭到进攻并不归于北约的掩盖规模之内,所以“9·11”事情之后,美国以遭到进攻为名把北约拉进阿富汗是勉强的。不过阿富汗是软柿子,北约对出动军队没有太大的心理妨碍,拉进去也就拉进去了。
在欧洲,北约第五条是必定适用的。也便是说,乌克兰要参与北约,只需两个或许性:
1.乌克兰抛弃俄军占据土地,单方面从头划定鸿沟,现在就能够参与; 2.乌克兰打究竟,把俄军打出2014年鸿沟,回收包含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悉数土地。
不然,接收乌克兰参与北约,意味着有核的北约与有核的俄罗斯直接进入交战状况。北约接收新成员需求全体成员同意,出钱出枪帮助乌克兰与俄罗斯死磕是一回事,自己的身家性命一同搭上去便是另一回事了。波兰对乌克兰的战事最起劲,但“波兰志愿军”在别尔哥罗德边境上参与越境打扰举动,波兰政府忙不迭否定有相关。
另一方面,乌克兰参与北约的话,动身线前推到离莫斯科只需500公里的当地,比希特勒发起“巴巴罗萨”作战时近了一半。行进压力或许“点着”白俄罗斯,甚至引发俄罗斯的第2次割裂,构成新的缓冲区。
因而,俄军死守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,保证乌克兰疆域的割裂状况和战役状况,反而成为乌克兰不能参与北约的最有用、最牢靠的方法。要破解,只需两个方法:
a)北约修正第五条; b)乌军反扑成功,一举克复2014年鸿沟线,包含克里米亚。
北约能够修正第五条吗?这样乌克兰就能够在疆土割裂、战役状况下参与北约了。但这样,北约也就不成为北约了,乌克兰参与北约也没有含义了。“一人为我们,我们为一人”是北约的柱石。
乌克兰能够抛弃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吗?这样乌克兰“国族建构”的根底完全割裂,乌克兰也就不成为乌克兰了。乌克兰没人敢划这条新鸿沟,欧美也不会让乌克兰这么做。这不但意味着乌克兰政治破产,也意味着欧美政治破产。
乌克兰能如愿军事克复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吗?这在可预见的将来不或许,或许“永久”不或许,这儿的“永久”指未来很多年。
三
但要坚持战场现状,需求考虑俄罗斯、乌克兰和北约三方面。
俄军实力在一年半的战役中远远低于人们的希望。俄军并没有全力出动,很多义务兵留在境内,出境作战的是志愿兵。俄军在用兵上十分注意节省军力、下降伤亡。撤回境内的部队整补、换装,齐装满员的预备队也比乌军多得多。顿巴斯绞杀战首要用“瓦格纳”和车臣的部队,战果有俄军一份,伤亡就不是俄军的事了。
俄军在前哨一直只坚持有限军力,不等于不能大举增兵;俄军撤回境内,不等于不能再次出境作战。巴赫穆特之战不只很多杀伤乌军有生力气,也为俄军向克拉玛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方向打破创造条件。问题是:为什么?
俄罗斯要的是缓冲区,不是更大的占据区。要是完全击退乌军,以战迫降,迫使乌克兰承受新的正式鸿沟,反而为乌克兰和北约解套,只能得到乌克兰光速参与北约的成果。这是适得其反的。
更重要的是,要是极大添加的伤亡危及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社会安稳,或许导致俄罗斯的第2次崩溃。苏军侵略阿富汗时,苏军与圣战者的力气对比比现在的俄乌愈加悬殊,苏联的政治经济社会安稳比现在的俄罗斯更好,终究仍是由于国内的对立而被逼撤军。苏联崩溃与此有关,普京是过来人,深知其间凶猛。
2014年后,俄罗斯遭到西方的严峻制裁,俄罗斯经济堡垒化了,但仍是估量不足,在乌克兰抵触后美欧前所未有的极点制裁中遭到重创。俄罗斯使尽浑身解数,缓解了油气出口受阻和与欧美交易受阻的问题,经济安稳下来了。但这是低水平的安稳,离健康添加间隔很远,离俄罗斯政府和公民的希望间隔很远,离俄罗斯重回大国位置间隔很远。俄罗斯“祖上从前阔过”,对自己的希望比现状高得多。
俄罗斯政治和社会现在没有显着的不安稳,但普京在6月2日的联邦安全委员会会议上指出,有一批不怀好意的人正在企图不坚定俄罗斯国内形势,俄罗斯政府有必要尽全部尽力,防止国内形势呈现不安稳。无风不起浪。欧美对俄罗斯心怀不轨不是新闻,普京在当下高调提出维稳便是新闻了。
从抵触一开端,俄罗斯就尽全部或许保证军事举动削减对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的冲击,这是政治上的堡垒化。俄军只出动有限军事力气,重用车臣和“瓦格纳”部队,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。俄罗斯力求使国内民众“不感到”乌克兰正在产生的军事举动,乌克兰境内的“俄罗斯志愿军”袭扰别尔哥罗德、至今“无人认领”的无人机进犯莫斯科正是要打破这种“虚伪安静”,迫使俄罗斯民众面对抵触的实际,最好揭竿而起。
5月30日,莫斯科数栋高楼遭无人机突击。图为受损修建。(图/新华社)
因而,俄罗斯现在最不需求的便是大力扩展军事举动,把全社会都卷进到乌克兰的抵触中去,促进不安稳的条件。
只需或许,永久性坚持现状是俄罗斯或许希望的最好结局,既保证乌克兰被逼成为缓冲区,又不影响国内政治安稳。不论从军事、经济仍是政治上来说,俄罗斯都能做到。
四
在乌克兰方面,乌军的实在实力谁都说不清楚,西方重型配备对战役的实在效果也是相同。但乌军在巴赫穆特耗费了过多的实力,也浪费了时刻,还没有到达作战意图。
依照五角大楼的说法,正在开幕的乌军反扑还在“开端阶段”(opening phase),主攻(main thrust)还没有翻开。俄军宣称若干重大成功,乌军暂时坚持低沉。俄军缩短阵线后,严加防卫,乌军反扑不免成为顿巴斯绞杀战的反串。
更重要的是,乌克兰是否上下同欲存在很大的疑问。
在最近的俄军导弹突击乌克兰时,有三人由于防空洞锁住而不能入内,终究在洞口丧生。泽连斯基盛怒,命令全国大查看,成果很有意思:仅基辅大查看就发现,1078个防空洞里,356个未准备就绪(具体问题不明,或许包含杂物堆积、积水、通风不良、缺少照明等),122个因上锁而不能进入,只需597个能用。战略工业部长Oleksandr Kamyshin在查看基辅奥博隆区(Obolon)后指出,“绝大多数防空洞都是封闭的”,他觉得难以置信。
乌克兰人在防空洞里避险(材料图/新华网)
乌克兰抵触现已打了快一年半了,俄军导弹突击也有很长一段时刻了,居然还有近半防空洞不能运用,十分之一居然连门锁都没有翻开。这儿面的糜烂和渎职是自上而下的,也阐明乌克兰离万众一心、全部为打赢还有很大间隔。
2023年头,乌克兰高官连续落马。副总检察长希莫年科、总统办公室副主任季莫申科、5名州长、4名副部长因涉嫌贪腐而被逼辞职或被免职。值得指出的是,其间4州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、扎波罗热州、赫尔松州和苏梅州,正好都是前哨州,承受了最很多的帮助,也由于战事而办理最为紊乱。最高法院院长科尼亚兹耶夫、担任军粮的国防部副部长沙博瓦洛夫、担任电力的根底设施部副部长洛辛斯基由于贪腐被拘捕,内政部长莫纳斯蒂尔斯基(在直升机失事中丧生)和多名最高法院法官的家遭到突击搜寻。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国民党在抗战时代“前方吃紧,后方紧吃”的前史。
另一个数据点是乌克兰军民的精力健康状况。路透社在2月就报导,国际卫生组织估量乌克兰人口有1/4具有严峻的精力健康问题。加拿大CBC在4月报导,很多乌军官兵正在哈尔科夫调理,康复精力健康。
五
乌克兰必定是想克复2014年鸿沟,包含克里米亚,但不只取决于国内的上下同欲,还取决于美欧支撑。
依据美国国会研究中心数据,2022年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帮助总额超越350亿美元,算入经济和人道帮助,总值近500亿美元。欧盟加英国、德国、加拿大、法国等国的经济和人道帮助比美国高得多,但军事帮助较少,总值与美国附近。跟着帮助配备的重型化和更多乌克兰城市村庄遭到烽火损坏,2023年美欧都必定大大添加相应军援。
不断有人说,美欧几百上千亿美元(欧元)就打垮了俄罗斯,赚翻了。要是俄罗斯真被打垮了,那的确赚翻了;问题是俄罗斯没有垮,活得不润泽,但离死翘翘还差得远。抵触长期化的话,美欧帮助乌克兰的经济压力会成为不行承受之重,行将到来的美国大选更是让帮助远景蒙上暗影。
2023年1月,共和党众议员玛乔丽·泰勒·格林在一条推文中称乌克兰是“国际上最糜烂的国家之一”,并质疑“美国人辛苦赚来的税款是否被盗”。2022年11月,格林还在美国国会提出一项抉择,要求对全部发往乌克兰的帮助进行审计。2022年12月,特朗普的长子小唐纳德·特朗普发推文称:“泽连斯基根本上便是一个利令智昏的国际福利‘女王’。”
小特朗普称泽连斯基是“一个利令智昏的国际福利‘女王’”(图自推特)
民主党“前进党团”30名议员在2022年10月24日经过公开信向拜登宣布呼吁:与俄罗斯商洽乌克兰问题的平缓处理,要求:
1.华盛顿活跃寻觅商洽处理的方法,敦促赶快停火; 2.商洽应该直接与俄罗斯进行; 3.中止仇视,舒缓制裁,由国际社会供给乌克兰可承受的安全担保; 4.战役完毕遥遥无期,唯有交际才干处理。
公开信宣布后,引起美国政界和媒体的剧烈反弹。民主党“前进党团”在第二天就撤回公开信,重申对乌克兰的支撑,把公开信的宣布见怪到工作人员不小心把内部评论放出去了。这当然是为难的托言。
卡霍夫卡大坝溃决导致巨大的人道灾祸,美国或许面对支撑反人道罪过的指控。卡霍夫卡大坝的肇事者是谁,俄乌相互责备对方,美欧则宣称“还不能确认”。不论终究职责是谁的,乌军持续轰击大坝的职责跑不掉,而乌军运用的武器弹药恰好是美欧供给的。
在赫尔松反扑之前,乌军首要用“海马斯”火箭炮轰击大坝和坝上的桥梁,这儿的确是俄军补给西岸操控区的重要通道。乌军挨近第聂伯河后,改用射程较短的火炮轰击。大坝巩固,轰击没有直接导致大坝溃决,
西方媒体重复强调大坝在俄军操控下,这是有意误导的。在赫尔松反扑前,俄军的确操控完好的大坝。但乌军占据西岸后,俄乌别离操控大坝的东西两头,谁都不操控完好的大坝。在这样的状况下,遭到乌军轰击损害的坝体得不到查看和修正,在夏日升高的水位压力下,穿孔、决口甚至终究溃决是完全或许的。
遭袭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
也便是说,卡霍夫卡大坝的溃决假如不是乌军轰击直接导致的,也是有关的,美欧供给的火炮和弹药对此负有职责。在也门抵触中,美欧以反人道对沙特实施军械禁运。即便美欧终究逃脱了卡霍夫卡大坝溃决的职责,未来军援也要束手束脚一点,防止被无法无天的乌克兰极点实力带进坑里。
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拱火,在抵触迸发后把德国、法国一步一步逼到与俄为仇的境地,意图是凸显美国在欧洲业务上的领导位置,并把盟国绑上美国战车。但美国战车终究是驶向亚太的,而不是欧洲,在乌克兰过度耗费战略资源不契合美国利益。
美军现已打不动两场大战了。要是台海抵触现在迸发,美军将极点被迫。在这个含义上,只需乌克兰抵触还在高烈度地持续,美国就只需在台海束手束脚。便是为了实在的战略重心,美国也有必要及早在乌克兰“收场”。
但就此甩掉乌克兰愈加不契合美国利益。美国的政治诺言现已与乌克兰深度绑定了,为了亚太而甩掉乌克兰,不只寒了欧洲的心,也寒了日韩澳印的心,到了美国需求与我国对立的时分,就或许真的拔剑四顾心茫然了,由于盟国都溜号了。这是美国不行承受的。
欧洲早就对就地停火没意见了。法国、德国理解俄罗斯是欧洲搬不走的街坊,原本就不想与俄罗斯结下世仇,更无意无限期帮助乌克兰。德国被“吃大户”没方法,但法国对乌克兰的帮助不到波兰的一半,充分说清楚法国的实在心思。
即便是最上蹿下跳的波兰,没有把自己变成“后方国家”,但仍是有了乌克兰作为缓冲区,仍然是不错的结局。下一步就看是否能把白俄罗斯“点着”了。
因而,在乌克兰不能敏捷获得战场成功的状况下,坚持现状对美欧也是最好结局,既坚持“文火慢煮”,又不太费柴火。
六
对比缓冲区的三个条件:
1.两头大国旗鼓相当:俄罗斯和北约原本并不旗鼓相当,但美国需求把战略重点转向亚太,欧洲是美国战略的副方向,就相当于英国在泰国的态势了; 2.缓冲区乐意坚持中立:乌克兰没有成为缓冲区的内生动力,缓冲区不契合乌克兰利益,但在美欧的外加压力下,只需承受; 3.坚持缓冲区契合两头大国的利益:将乌克兰作为缓冲区原本便是俄罗斯的想象,但在北约不或许完成抱负结局的时分,缓冲区也契合北约利益。
至此,缓冲区的三个条件都满意,乌克兰作为缓冲区具有了根本的安稳性。
在乌克兰基辅的总统办公大楼前,市民在暂时建立的滑冰场上滑冰(材料图/新华社)
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平缓态度是有用的起点,也或许是美欧从不以为然转向“注重活跃效果”的原因。我国对顿巴斯、克里米亚的归属不持预订态度,这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才干处理的问题。但正在进行的乌克兰抵触不只导致水深火热,还危及国际的平缓和安稳。平缓只能从停火开端,就地停火是最实际、最敏捷的挑选,然后才谈得上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问题的政治处理。
这不等于乌克兰会很快停火,承受成为缓冲区,乌克兰还要搏一下,或许搏几下。乌克兰国防部长雷兹尼科夫在香格里拉论坛上说,只需俄军不撤出乌克兰,乌克兰就不需求调解人。6月5日,俄乌两边都发布新闻,乌军“大规模反扑”正在巴赫穆特翻开。这仅仅部分冲突,仍是传说已久的大反扑,只需时刻才干证明。
朝鲜战役休战商洽从1951年7月10日就开端了,但到1953年7月27日,板门店休战协定才签署,李承晚政权到终究也没有在休战协定上签字。
乌克兰休战商洽没有发动,平缓何时到来,需求两年、五年仍是十年?谁都在期望平缓提前到来。即便不能马上得到耐久的平缓,至少先迎来停火。
乌克兰公民太需求久别的安静与祥和了。